老爸评测新房装修费用谨慎遇到这类装修全包
装修可谓是一件人生大事。房子装修结束后,人们的睡眠和生活,悲欢和喜乐都住了进去。
为了让房子顺利装修好,有的人花大量的时间选材找工人,全程把控;也有的人因为工作繁忙选择全包,交给装修公司。
在老爸享测年初的用户调研中显示,有 46.5% 的家长选择了全包。
为了省时省力,小k家长也选择了全包。
但是前不久,小k家长却找到了我们,面对在装修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希望以自身的教训给更多人敲响警钟。
01
套餐是套路的开始
“只要 79800!只要 79800!整装套餐带回家!”
一声吆喝下,吸引了注意力。
“还送 9888 元装修大礼包!总合同款减 2000 元再打折!双倍便宜!双倍快乐!”
二声诱惑下,停下了脚步。
且慢,价格低廉的背后,可能藏着糖衣炮弹。
山外有山,不止套餐
凡是优惠必有条件。
在 79800 元的整装套餐中,要求“仅限计费面积小于或等于 70㎡ 计费面积的户型适用,超出 70㎡ 的户型超出部分按 968元/㎡ 计算”——小k家的面积为 83.7㎡。
“计费面积小于 90㎡ 配置两个房间......超出配置房间套餐总价增加 4000 元/个”——小k家多了一个卧室。
既然是“标准”套餐,那么还会诞生“个性化”费用,比如石膏线、柜子等包含在内。
不得不提其中的价格,比如石膏板平顶天花,一般装修公司市场均价为 80-120 元/平(包含人工费),但装修公司收费 238 元/平,而这个价格在市场上可以做到造型天花的程度了。
除套餐外还有垃圾清理费、材料搬运费、车辆外运费、工程管理费、设计费......零零总总算下来已有近 18万,是原来“一口价”套餐的 2-3 倍。
一通比价,升级套餐价更优
水电费用是装修中的一大坑,其中预设点位和限定长度容易超标,产生增项。原套餐中包含了 160 元/平的水电,包含 16 个水位和 40 个点位。
在水电核算当天,装修公司“提醒”小k家长,160 元/平的套餐需要按照电线和水管长度另外加钱,但如果升级成 238 元/平就可以不按照管道长度计算价格,更加优惠。
一通优惠砸下来,最后的计价方式是:160 元一个电位,200 元一个水位,再补 78 元(238 元-160 元)的差价,最终小k在水电上多付了 9000 元。
谁也不知道,如果实际量尺计算,到底何者更加优惠?
套餐不够,增项补齐
如果只是随手哗哗一翻套餐,是很难发现遗漏的小项目。
小k发现,套餐中包含了卧室、卫生间、客厅、厨房的门头洞修补,却缺少了入户门门洞修补,还需要另加费用。
套餐还不包含阳台墙砖,如果要贴墙砖需要多加 90 元/平的墙砖、70 元/平的人工、58 元/平的防水和 10 元/平的勾缝。但是!小k家长觉得能够选择的墙砖,低廉且老款。
对于增项,装修公司也有他的看法:
02
收费第一,用心第二
店家写下“省钱、省时、省心”的承诺,准备好了装修的九九八十一祸。
防水之祸
厨房、厕所和阳台是防水的重中之重,如果防水没做好,地面漏水、墙面发霉,还容易影响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长支付了工程管理费,将装修交给装修公司,但一次偶然小k家长却发现地砖下被塞了碎砖烟头等垃圾。根本没法想象,没有及时发现的后果。
发现问题,“才”解决问题。装修公司协商后重新铺地砖,并书面承诺卫生间地面防水延保 10 年。
墙砖祸不单行
在没有和小k家长沟通前,装修公司就开始贴墙砖,结果发现贴错了墙砖颜色。
借着贴错墙砖颜色的问题,继而又发现了厨房墙砖存在大量空鼓(空鼓容易导致墙砖裂开,甚至脱落)。
更迷惑地是,由于施工问题,墙砖不得已拆掉重贴,但反复沟通下,装修公司只愿意赔偿 5640 元成本价(55 元/平的瓷砖,48 /平的防水)!
由于双方争执耗时又耗精力,家长只能暂时妥协。
不投诉,不设计
如果设计师量尺了出了一个错误频出的设计图该怎么办?自己查,查一个改一个!
如果设计师拖延 12 天,甚至超出合同约定的工期,还没有出图怎么办?催催催!
如果设计师手机关机怎么办......
无可奈何之下,小k家长去消协、消费保进行投诉,大众点评平台进行评论。
“奇迹”来了。
5 月 1 日投诉和协商,5 月 2 日出了正确的图。
看来,投诉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03
再回首,合同如“空”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多问题,怎么没有用合同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合同。
工程款付款比例
首付 50% 的合同款,二期款收 30%,三期款收 15%,尾款仅留 5%。
再仔细瞧,签合同“当天”支付,木工进场“当天”支付,油漆工进场“当天”支付。
事情还没开始做,钱已到手,主动权就落在了装修公司手里。
逾期费用
谈逾期有心,但装修公司无意。合同中已斜杠划过,逾期时哑口无言。
提及逾期问题避而不谈需警惕,要问清楚并在合同中详细写下,工程完成时间、各施工节点时间表,因施工方原因导致的逾期赔偿费用等。
验收标准
翻遍合同没有看到验收标准和赔偿方案。没有白纸黑字,哪有真真实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遇到验收问题,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通过投诉协商等渠道争取自己的利益了。
04
后续
和家长陆陆续续地聊着,也知道了她现在专门辞职在家管理装修。一些提到的,没有提到的装修问题,也还在焦头烂额地跟进。
借便捷之风兴起的全包装修,现在逐渐演变出了低价营销,高价结算的套路,收割着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在百度上搜索“全包装修”,撇去刺激人眼球的优惠广告,还有的便是字里行间透露着气愤、失望、无可奈何的投诉新闻和帖子。
全包套路看着人们的钱包,人们用不信任的眼神回望,全包市场的信任度还需要各方一起来维护。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羊毛出在羊身上,要理性、理性、理性。
今日话题
你会选择全包还是半包?
■ 不强迫所有人认同我方观点,请勿道德绑架
■ 不强迫任何人根据我方观点进行产品选择
■ 不接广告,不接赞助
■ 欢迎各方观点碰撞,结论建议仅供参考
■ 本文图片由家长提供,经家长确认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