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房装修换窗建公园加电梯常州钟楼老旧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隆冬时节,透过航拍镜头,常州市钟楼区美景映入眼帘,不由让人感叹:处处皆美景,徐徐入画来。大到新建体育公园、千米健身步道,小到一个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端口、每一棵绿植,钟楼的美丽宜居扑面而来……
“城市宜居工程”作为“2023年钟楼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有着傲人的成绩:不仅完成了2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了30台加装电梯,还对花园南村、泰村花园等45个住宅小区实施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新增健身步道3公里以上,新建、更新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点30个,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型文化空间1个。
老旧小区改造 激发主城区活力
“我们小区改造的内容我都看在眼里,路面整治、管线入地、雨污分流、下水道疏通,到外立面出新、护栏修缮、防水改造,再到建停车位、监控技防、夜间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回收系统等近20个项目,小区面貌大变样。”居民林女士说。永红街道体育花苑小区是今年永红片区最新完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不仅如此,永红街道也是常州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体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就在最近,永红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旧改”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
“铺设污水管道,解决了冶金新村15、16幢居民上厕难等问题,还有很多提升生活质量的举措。”新闸街道前进社区党总支书记蒋健说,冶金新村及周边环境的显著改善,让社区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冶金新村利用小区闲置区域新建生态停车场,新增机动车位160个,非机动车辆停车点28个,新增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35台,非机动车充电端口280个,保障居民绿色出行需求。还对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并先后引入市场化物业和家政、养老等社会组织,逐步探索改造后的小区治理模式。
2023年,钟楼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体育花苑、金谷花园等20个小区,总面积90.58万平方米,涉及355栋建筑,12516户居民。目前各项目房建施工已完成,市政大面已经完工,正在进行绿化种植及收尾作业,同时积极推进金谷花园、体育花苑创建省级宜居示范小区的项目建设。
钟楼区住建局还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回头看”行动。总结3年的改造经验,对以往老旧小区的不同类型、改造深度、存在问题、老百姓关注焦点、社会矛盾突出点等方面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探索未来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委托东南大学团队编制《钟楼区老旧小区改造评估研究》,从全球、全国的视野看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重点和难点;对现有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方法论进行研究,确定评估体系,做评估因子分析,探索出适合钟楼老旧小区的科学改造模式。
巧解上楼难 “梯”升幸福感
“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加装电梯了,我们单元也装了,是方便。”家住永红街道体育花苑业主葛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在“旧改”中就预留了加装电梯的空间,小区总计22栋居民楼,66个单元,具备电梯安装条件的60个单元中,已完工12部,施工中11部,开展前期工作9部。
钟楼区深入探索“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改造模式,以居住品质提升彰显城市宜居内涵。年内计划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台。目前,已完工46台,完成备案审批已进入施工阶段的共计51台,正在联审流转中3台,正在开展前期征求意见、施工图设计等50台,历年累计完工并投入使用85台。
创新推出“1+10+X”的服务模式,即“1”——街道受理专窗、“10”——10个社区项目服务站、“X”——各物业公司项目便民点,为居民答疑解惑,聘请第三方对既有住宅小区加装电梯作出可行性预判,同时把加装电梯项目纳入提升改造的设计范畴,对有条件加装电梯的预留位置,减少后期管线迁移工序。
探索出以街道工作组、社区网格员、物业好管家、党员志愿者、楼栋小组长”的五方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小区党员干部发挥“老娘舅”的作用。特别是遇到难点,堵点,社区网格员和党员主动介入,站在居民角度去处理问题,积极推进,使更多居民用上“幸福梯”,实现“一键到家”。
不同住宅小区在加装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各有不同,钟楼区对于一些加梯存在难题的重点小区,抓住了第一台突破的关键示范效应。以清潭南苑为例,其1幢丙单元首个进行加装,过程中赢得了单元楼居民100%的赞同,成为了整个小区的试点模板,居民看到了成功范例,有了信心,让后续工作有力推进。
新增充电端口4000余个赋能服务功能
前不久,常州第一场雪悄然而至。家住西林家园二期的王先生一下班,很方便地将他的电动助力车稳稳停进了停车棚,挡住了大雪。这个小区新建了27个停车棚,同时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50个。
“我们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费0.72元/度,从8月份至今,一直没有涨过,真的方便实惠。”万水美兰花园小区业主,也对新安装的210个充电端口赞不绝口。
“我们全年计划对泰村花园、运河苑等25个住宅小区实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新增充电端口2500个。截至目前,28个非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程已完工,共计新建340个停车棚,安装3340个充电端口,同时随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完成1500个端口。”钟楼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洪明福说,还同步推进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在邹新花园C区、路劲城市花园、嘉宏盛世等17个非老旧小区建设了220个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提前完成了新建130个公用充电桩的年度目标任务。
出门就有健身区 乐享健康生活
冬日的清晨,天气微凉。厚厚的雾气将皇粮浜体育公园笼罩得若隐若现。公园内,草木环绕的健身步道,湛蓝色的羽毛球场、网球场,鲜绿的足球场都有络绎不绝来晨练的市民。
“家附近就有这么大一个体育公园,来这里健身环境是真的好。”家住在皇粮浜体育公园附近的张先生一直有晨跑的习惯,他说不用躲着车水马龙,来这个公园是最好的。皇粮浜体育公园成为了钟楼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的新热点,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周边市民健身、遛娃提供了好去处。
扮靓空间、提升内涵,加快构筑文体新空间,这是钟楼区文体旅局推动体育健身设施扩容升级的重要举措。除了皇粮浜体育公园,钟楼区深入实施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专项治理工作,完成21个村(社区)30个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214件健身器材的新建和更新。
优化“文化服务圈”,依托钟楼丰富的红色资源、名人资源,打造15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空间秋白书苑云上馆,借“手稿、原著、音乐”等秋白元素,将“江南有秋白”的美好画面做到可听、可观、可感,进一步丰富文旅空间新内涵。
区文体旅局坚持“专班+清单”,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及城市公共服务提升专班工作,在保障民生实事基础上,新增童子河、后塘河、大运河滨河步道等文体新载体,构成一环多点的文体空间新格局。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出新出彩,运河五号等3家文化空间入选2023年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升级运河文旅演绎带,打造常州首届大运河“戏剧周”,并获评“2022—2023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文体惠民实施计划有序落实,全年累计完成送戏下乡100场,推出群文广场演出、剧目展演、作品展览、文化讲座、公益培训等5大类24项系列活动,惠及群众逾10万人次。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