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朝代养猫多从古到今喜欢撸猫的那些人和
据说最早学会撸猫的人是古埃及人,距今有5000-8000年历史了。古埃及人撸猫的程度绝对不亚于现代,他们制作了很多猫头的神像,如果自己家的猫去世了,全家人会进行哀悼,并用香料等防腐药品制作成木乃伊,择吉日安葬。因此现在在埃及会看到一些猫的木乃伊,历经了几千年,仍然被完整地保存着。
而猫在中国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据《礼记》记载,在古代的祭天仪式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关于猫的,祈求猫抓老鼠保证粮食的安全。
在中国古代,领养别人家的猫是需要下聘礼的,是的你没看错,需要聘礼。当然了,聘礼不是什么金银财宝,是用柳条串着一只鱼。
在唐朝,猫曾经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就像今天大熊猫的地位。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就非常喜欢猫,备受恩宠;而武则天则因为萧良娣的一句话“愿阿武(则天)为老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而痛恨养猫。
宋朝是史上养猫最繁荣的一个朝代,有做猫窝的,有做猫粮的,还有做猫美容的,不亚于今天的宠物店了,而且文人雅士都喜欢养猫,猫被写入了散文、诗词,还进入了画家的绘画中!
南宋陆游,就是写过“”的爱国诗人在关于猫的诗里写道:
屋外风雨大作好无聊,
待在家里做什么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靠在毛毡上烤着暖和的柴火
我撸着猫好爽好爽,哪里想着出门呢?
(原诗词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最喜欢养猫的皇帝是明代的嘉靖帝,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铲屎官,有专门的猫儿房,有专门的猫侍奉,自己每天还为猫做清洁,自己的猫跑到哪个嫔妃那,然后晚上就睡她哪了。猫去世后,不仅自己给猫作诗写词,还让文武大臣跟着一起写,最后还给猫寻了个风水宝地安葬。
即便是到了近代,也有很多名人养猫。比如差点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老舍先生,就是个猫奴。猫给老舍带来了很多的创作灵感,他在文章里写道: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儿。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要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而钱钟书杨绛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都喜欢养猫,而且两家是邻居,钱老先生家的猫喜欢打架,两家的猫就经常在一起纠缠。钱老先生于是就准备了一根竹竿,听到猫的打闹拿起竹竿就冲出去,不是劝架,而是帮自己的猫打架,还差点影响了两家的和气。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