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苹果充电器维修点遵化市战疫夫妻比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严飞虎 李坤娟 记者 李玉杰)当众多家庭都“禁足”在家感受“别样”团圆,全市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干部却站在了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在遵化汤泉乡楼似山村中就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夫妻,他们被邻居称作“抗疫夫妻档”:杨海军,汤泉满族乡楼似山村支委委员。妻子秦晓磊,遵化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一科护士。因疫情需要,他们携手并肩毅然走向疫情防控一线,用“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精神展现着这个“医生与基层干部之家”的职业担当。
拍摄并制作:李坤娟
杨海军,男,汤泉满族乡楼似山村支委委员。2005年退伍回来的他在村里带头搞起了生猪养殖,在村里他可是人人夸赞的80后致富能手。2018年通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他当选为楼似山村支委委员。上任以来,他一直配合村书记开展好各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凭借着良好的军人素质,他退伍不退色,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村里抗“疫”小组分工,他负责抗“疫”消毒及宣传发动两项工作。接到抗疫指令他第一项做的就是成立消毒队伍,在村里志愿报名的20个志愿者中他综合考虑,选出了六名年轻责任心强的小伙子组成巡逻消毒队伍,队伍成立伊始,他就按照军事化管理队伍,从喷雾机、隔离手套、雨披、充电器都是人头分包负责制,为每个人的设备编制序号,从规范使用、合理摆放、清洁养护他每天早上集合点名完毕他都要强调再三。考虑到消毒液配给紧缺,每日配发液体比例他都严格计算配给,保证每一滴消毒液都要用到实处。集合完队伍他又赶紧去组织村里巡逻和入户宣传。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杨海军就是这样一个严实负责的党员干部。
杨海军按照军事化管理消毒员队伍,每天早上8:00准时集合检查志愿者自我保护情况并强调设备正确使用及管护后进村逐街逐户无死角消毒。周兴 摄
从喷雾机、隔离手套、雨披、充电器都是人头分包负责制,为每个人的设备编制序号,从规范使用、合理摆放、清洁养护他每天早上集合点名完毕他都要强调再三。
秦晓磊,杨海军的妻子,遵化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一科护士,在十余年间的职业生涯中,练就了扎实的职业素养,在手足口、结核等传染病治疗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技术。巧的是2003年在云南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她在抗击非典一线,和那个时候同在部队参加了抗击非典一线的杨海军并肩抗疫。当新冠病毒肆虐祖国大地,人民医院也有部分医护工作人员支援武汉,她第一时间向科室护士长提交请战申请,护士长考虑到她的的小儿子还不足10个月!这次就不要去一线了,市医院任务也是特别重。当时秦小磊态度坚决回答听从组织的安排。
上图左:科里通知报名参加支援抗疫工作,秦晓磊最先上交申请。上图右:凌晨一点,刚刚量完管床病人体温下夜班的她给老公发了十四天来的第一条微信。
凌晨一点,刚刚量完管床病人体温下夜班的她给老公发了十四天来的第一条微信:“老公,这次又得麻烦你这个全职奶爸上线了,这次我们要给儿子们做个好榜样,情人节快乐,我们一起加油!”
家中的二宝,因为免疫力差原本打算母乳喂养到两周岁,秦晓磊知道,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吃紧,单位肯定人手不足,她果断的给孩子摘了奶。因为疫情的需要,当她告诉丈夫自己也要上前线的时候,丈夫的回答异常得肯定:“去吧,如果你们都退缩了,我们大家就没有退路了。”这就是“当基层干部遇见一线护士的小家大爱”,他们因为互相懂得,更加相知相惜。结婚以来,杨海军对妻子工作上的选择都是报以绝对的支持和理解。
在这次的入户摸排中,我们才了解到杨海军的父亲还在脑部手术后的恢复期,母亲是直肠癌不能干体力活。军人的本色让杨海军在工作生活中统筹协调,家里的一切他都照顾的井然有序。
刚刚从检查站卡点值夜班回来的杨海军,天寒心暖,母亲和儿子在家包好饺子,等他回家吃饭。李坤娟 摄
这次疫情来的太突然,村里一忙起来,体弱的父母硬撑着帮他操持家务。2月9日晚上检查站卡口突然停电,他接到值班人员电话后,放下刚刚哄睡的小儿子后,给孩子拴在小床里,就急忙赶到现场帮助排查并迅速修好送上电,保证了值班人员雪夜不挨冻。连续几天的忙碌,当他躺下看看手机,翻看到大姐5天前发来的视频请求,因工作隔离在乡外姐姐的语音留言是“等你有空了,开开视频,让我和爸妈视个频吧!”
“医护人员战斗在与病魔作战的第一线,她们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和压力。我最想告诉妻子的是: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疫情结束时,我们一起过节。”杨海军话音有些颤抖。是啊!就是有这样义无反顾的冲上前线的夫妻档,他们虽然职业不同,身份不同,但却有着一样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子女的成才教科书,他们是父母的骄傲。那句话写的真好“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不动声色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