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设计装修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装修案例

桓台新房装修公司哪家好记忆桓台建筑人物天

时间:2024-09-10 来源网站:诚心设计装修资讯网

桓台地处鲁中平原,因境内有齐桓公的戏马台而得名。桓台县的建筑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清便有许多人操起瓦刀闯天下。1892年,桓台诞生了第一个建筑营造商,并开始进入城市包揽工程。民国初年,更有发展。当时,济南商埠的15家建筑营造商,多为桓台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桓台的建筑一度有所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不准农民工务工而萎缩下来。

1978年以后,这一传统工艺重新焕发了青春,而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天煜置业创始人、董事长高波为代表的一代企业家正是改革开发之后,桓台第一批建筑人敢闯敢为,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

他们凭借“一把瓦刀”开创了企业的今天,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抓住了改革开放机遇,成就了一段伟业。

作为淄博天煜置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带头人,高波不仅是一位睿智的决策者,更是一名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可谁又想到,当年他不过是一个在生产队赶马车的小工,而他的基业创立故事也是从进入建筑这一行业开始上演。

摸索,从农民到“泥瓦匠”

1977年,高波初中毕业了,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继续念书无望,于是努力挣工分、挣钱成了唯一的出路。

高波15岁进入索镇东镇生产队,赶过驴车、马车,糟过肥……生产队所有的农活都做过。冬天生产队农活少,为了多挣钱,他便从桓台坐长途车到张店再到济南辗转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借一辆自行车去批发布料,之后再辗转运回桓台,等到集市把布卖掉,这样一尺布能挣到3~5分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波一干就是几年,艰苦的环境锤炼了高波的意志,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以生活为师,不断地钻营新的发展和机会。

后来,他开始批发利润更高的布头、成卷的钢材或者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需要的刀鱼,还有博山的陶瓷等,一个冬天能挣到1000元钱,高波回忆,当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幸福指数特别高。

之后高波又承包过果园,运过石灰……寒冷的冬天,跑了多少路,酷暑的夏日,流过多少汗,有多少心酸,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终他还是选择进入建筑行业,当时桓台建筑行业早就有了级别的划分,从一级壮工,二级壮工到五级技工,从一级瓦工、二级瓦工到……不同的级别代表了不同的手艺水平,也代表着不同的收入标准,而进入建筑行业代表着未来有了“一技之长”傍身。

对于一个本身就非常勤奋的人来说,多学更高的技术、多干更多的技术活就成为必然选择。

奋斗,白手起家

赚下第一桶金

1981年,高波进入桓台县东镇建筑公司,从最简单的一级壮工做起,开始了自己与房地产行业的不解之缘。半年后升级为二级壮工,凭借聪明才智和出色的管理能力,1983年升任为副队长,开始管理现场施工,1986年进入张店,做市政配套工程。

那时柳泉路还叫作“西三路”,张店通博山还只有一条外环路,高波带领的建筑公司承接了当时张店区很多市政配套的大型工程:如猪龙河护坡工程、柳泉路立交桥配套工程、华光路、潘北路土建工程等,后来又承接了淄博市水利学院东住宅楼的建设以及新村东路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化站的建设,并在建设这些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1995年下半年开始,高波开始与他人合作开发一些项目。张店商场东路附近的市政办公楼、铁中附近的住宅都是他最早参与建设的,尤其是随着1998年福利房政策的取消,老百姓开始购置商品房,高波嗅到了市场发展的第一个先机。

虽然是做建筑出身,但是在合作开发过程中,高波发现,做房地产明显有更加可观的收益,不管房屋未来销售情况如何,自己成为房子的主人,在开发的过程中他也积累到了后来天煜置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2004年,高波带着积累的2000万资金回到了桓台,看中了桓台原北斗星纺织中心的地块,并且准备将自己积累的千万资金全部投入到这块地的运营之中。

发力,从建筑商到开发商

当时,桓台今天的惠仟佳还是农贸市场,张北路还是桓台县城的中心,但是高波通过对住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银行信货政策的支持以及对桓台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综合研判,坚定地选择了这里。

2004年,高波将前期积累的全部身家2000万元资金全部投到了“兰香园”地块中来,但是由于第一次做开发,很多方面都不是很熟悉,土地也因为多种原因未能进入实质开发阶段,高波心里其实一度非常忐忑。

直至2005年1月,兰香园正式挂牌出让,天煜置业顺利摘牌拿地,高波独立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

2005年,在桓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除了天煜置业外,大多都是从政府部门改制过来的开发企业,可以说当时的天煜置业是桓台第一个民营资本进入房地产开发,而且将过去十几年积累的资本全部放进来,不得不说高波是一个有着很大魂力和勇气的人,这也预见了高波在做很多事情方面的前瞻性。

但是,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兰香园由于建筑标准优于其他项目,因此,5月首期开盘以高于市场价格的1880元/平方米入市,而当时的羿景家园不过1440元/平方米,再加上天煜置业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公司,实力不详,前途未卜,很多人交了定金之后又退掉选择了海圣春天等其他项目。

直到后来少海公园的开工建设,兰香园一期的住宅才逐步被抢购空。

随后,高波学习当时张店最早一个小高层项目的建设,天煜置业打造了一批兰香园小高层,他们也成为桓台第一家打造小高层的开发企业。后来又成为桓台第一家打造地下车库的开发企业。

2009年,高波的天煜置业以4.6亿元的价格拿下351亩的紫悦城地块,这是第一个城区中最大面积地块出让,因而震撼淄博市场。拿下紫悦城地块4天后,天煜星河项目1000 套房源集体入市,全部清盘再次轰动全市。

自此,天煜置业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也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腾飞,追求品质与城市共成长。

责任,是天煜置业的文化内涵,是天煜置业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创始人高波所树立的“责任”二字,包含的不仅是对客户、对作品,对工作的责任,更是对城市、对居民、对社会的责任。

在前一个房地产快速发展阶段,很多项目拿到图纸就开始卖房子,随着房价的增长,客户的退房成本又特别高,因此遇到个负责任的开发商可以说是一桩幸事,遇到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只能暗暗叫苦。

高波深谙其中之道,也感受过作为一个购房者的无奈。

1998年,高波从张店购置了一处小高层住宅,当时房价在2700元/平方米,加上车位之后总房款在60万左右。但是交房之后,先是在装修完后发现了客厅的房顶出现了质量问题,找开发商、物业协调无望,退房时房价已经再次高起,换房不可能,于是自己又重新吊顶。铺完地面之后,发现由于地面线路铺设的缺陷,电话线不通,找物业协调,物业说需要开发商老板签字,终于等到北京的开发商老板来淄博,发现没有预约始终不能见面,后期不得不将铺设的地面砸掉之后又自己找人铺设的线路。

作为花了高价买房的业主,个中滋味全部体会。

因此从天煜置业成立第一天起,高波就要求天煜置业严把工程质量,重视后期服务,认真服务业主。

刚成立之初,天煜置业打造的都是市场上的一些基础性住宅,这也与当时的房地产发展阶段脱不了干系,在房地产发展的初期,购房者只需要解决“有房住”的需求,房价也比较低;后期,随着国家对建筑标准的提升,媒体对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宣传,天煜置业对住宅建设的标准也逐步提高。

继兰香园一期、格林家园、金地花园之后的兰香园二期、三期、天煜星河、天煜紫悦城项目,天煜置业一直坚持 “拿好地,做精品楼盘”的宗旨,随后他们又拿下了周村嘉澜地地块、天煜信园地块,创智谷地块等,一路稳扎稳打,又先后拿下了桓台伊家地块和张店齐盛湖地块。

每拿一个项目,高波想的都不是多赚钱,而是想着如何做好市场标杆,也正是由于他扎实做好了每一个项目的产品,公司越来越被市场认可,即使是今天拿下淄博中心城区万众瞩目的齐盛湖地块,他也并非想赚到多少钱,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地块的建设来提升公司品牌。

正是由于他对品牌和品质的坚守,才使得天煜置业稳步发展壮大。

2018年,面对着一二线房企纷纷入淄,淄博本土开发企业市场份额大幅度委缩的市场情况下,高波带领的天煜置业逆流而上,将实现四盘齐开,并在未来与一二线房企展开直面的竞争。

作为从桓台发展起来的房地产公司,天煜置业走到今天,其实伴随着强大的发展的“成长基因”,桓台“建筑之乡”的美誉也在这家极具代表性的房企”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发扬光大。

秘诀,做事有态度,做企业有温度。

从1998年到2018年,中国取消福利房的20年也是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20年,以高波为代表的这一代房地产人其实见证和参与了住房时代的发展变迁。

从最早的砖混结构房子,木窗、钢窗……到今天可以达到八级抗震的住宅,各种环保材料、精装修交付等,房地产不断变化的不只是房价,还有购房者住房理念的改变,科技等新型建材的应用等。

身处这个行业的地产人只有舍得投入,勇于学习才能不被时代和购房者所抛弃,尤其是随着一二线开发企业的不断进驻,能够在淄博房地产这条越来越窄的跑道上奔跑的人必定是这个行业的强者,而这无疑是天煜置业能够不断发展的秘诀。

高波的天煜置业除了开创了桓台建筑行业的多个第一之外,还是桓台最早一批成立自有物业公司的企业,并且在每一个新项目打造之前都会去一线城市深入学习,紧跟形势,这都源于企业领袖高波的要求。

除了建房子,天煜置业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温度”。

2007年,在天煜置业刚刚起步阶段,高波就倡导成立了“天煜奖学金”用于奖励社区优秀学子,回报社会。如今,这项政策已经执行了12年,这项小小的举措随着时间的“发酵”,也让这家企业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对于天煜置业这家企业来说,对于董事长高波而言,从白手起家到成为淄博品牌开发企业,其中百般滋味或许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高波的创业历程,也典型地展现了改革开发后桓台第一批创业者敢闯敢为、不畏艰难、意志如钢的精神。

而紧跟时代,为百姓建好房,为业主做好物业服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桓台“建筑之乡”这块闪亮的招牌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亮。或许这就是他们未来最朴实又最坚定的信念。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社会科学期刊

广东蚕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