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装修养鱼版水床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协
一、鱼菜共生系统介绍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和作物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鱼菜系统整体设计金福腾鱼菜共生技术系统包括两种模式,循环模式与非循环模式。现介绍某项目鱼菜共生系统占地约3072m2,长96m宽32m,包括上述两种模式,生化过滤池中,部分水源采取循环模式用于深水培模式种植蔬菜,部分水源采取非循环模式用于基质栽培或绿化灌溉。
其中深水培模式:整个区域长约30m,宽约32m,共约960m2;栽培池长度25m,宽度2m,深度30cm,共15个栽培池。
基质培模式:分两个区域:①长30m,宽25m,②长12m,宽25m,整个区域共占地约1344m2;基质栽培设施长约25m,宽度0.3m,行距约1.6m,共22个栽培床。
1.循环模式
在整个流程中,鱼池中流出的水包含了鱼的代谢物,首先通过一个物理过滤池,用于过滤固体废物,然后经过一个生化过滤池,用于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经过处理的水流经种植床,植物吸收养分,最后净化的水回到鱼池。
2. 非循环模式
在整个流程中,鱼池中流出的水包含了鱼的代谢物,首先先通过一个物理过滤池,用于过滤固体废物,然后经过一个生化过滤池,用于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经过处理的水流经种植床,植物吸收养分,最后从种植区流出的回液用于园区绿化等的浇灌。
三、三元农业鱼菜系统组成
三元农业鱼菜系统组成包括:鱼池、过滤系统、增氧设备、自动喂食器、紫外线杀菌设备以及植物栽培设施。
1.鱼池
使用黑色PE(食品级)的圆形桶,圆形平底能够使得水循环均衡,并利用离心力将鱼粪集中在鱼池中央,食品级PE价格适中,强度较好。
两种规格:①直径6000mm高度为1200mm,厚度为16mm,共8个;②直径约4000mm,高度为1200mm,厚度为15mm,共12个,桶顶部用80%的遮阳网覆盖。
2.过滤系统
(1)物理过滤
采用鼓式过滤器,分解和移除固体废物。如果未经过物理过滤处理,固体和漂浮的废物将在种植管和水床内堆积并堵塞根系表面,导致水泵和管道堵塞。最后,未过滤的废物将导致危险的厌氧点,这些厌氧点滋养细菌并产生硫化氢,对鱼产生致命性。
本项目共需鼓式过滤器3台,规格:1480*1050*950,流量为40-60m3/h,过滤精度为40/80μm,电压:380V,功率:800W。
(2)生化过滤
采用新型生化过滤系统,包括生化池和生化球,生化球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但是特殊形状导致其表面积相当大,约500-700平方/立方,生化池中带搅拌装置。
将活菌将氨和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将直接溶于水无法物理方法过滤的鱼排泄物,通过生化池进行生化过滤,将废物硝化成植物能够吸收的亚硝酸盐。在鱼菜系统中,生化池是为了容纳大部分活菌而存在。
本项目生化过滤系统共14套,黑色PE圆桶,共14个,规格:直径1000mm,高度500mm,厚度12mm;生化球:直径36mm,共需要约7000个(每个生化桶约500个)
(3)增氧设备
增氧机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本项目需要增氧机20套,参数为电源:380V,规格:330*326*355mm,功率:1100W,重量22kg,最大风量165m3/h。
(4)自动投食器
喂食器外壳选用ABS材质更加轻巧美观,坚固耐用,全新升级的电脑板设置更方便快捷,拆装更方便。
本项目需要20套喂食器,容量为容量10L,全自动,投料量可以自动调节。
(5)紫外线杀菌
采用UV紫外线杀菌器进行鱼池紫外线消毒。
本项目需要杀菌器20套,参数为电源:220V功率80W,处理量:5m3/h,反应腔尺寸:900*76mm,进出水口:DN50,材质:不锈钢304,效率:在1到数秒内杀菌率达到99.9%,环保高效。
3.鱼类喂养
(1)鱼的种类
鱼的养殖种类包括有:罗非鱼、鲤鱼、鲫鱼、鲈鱼,本项目养殖鲈鱼
(2)鱼类密度及喂食比例
养殖密度约100尾/立方
鱼类养殖密度和喂食比例是鱼菜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根据鱼排出的粪便量确定种植菜所提供养分。每天的喂食数量可以供植物正常生长,这些是三者间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也是该系统最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3)水质
温度控制在18-30℃,pH控制在6-7左右,将溶氧量、含氨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控制在相对适宜的浓度。
4.种植模式
(1)深水培模式(漂浮栽培)
深液流栽培技术是采用营养液循环流动且营养液层较深的水培方法。这种设置形式的营养液总盐分浓度、各种离子浓度、溶存氧、酸碱度、温度以水分存有量等都不易发生急剧变动,为根系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
此模式在栽培区与鱼池添加循环系统。
(2)基质栽培模式
此模式为非循环系统,所产生的的回液直接浇灌到园区基质栽培或绿化带中。基质栽培采用岩棉栽培,将用一定体积的岩棉块培育的作物幼苗定植于定型的岩棉垫块上。岩棉培能较好利用岩棉的保水和通气特性来协调肥、水、气三者关系;装置简易,安装和使用方便,不受地平限制,不受停电、停水的限制;本身不传播病虫、草害,不发生严重病害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1-2年或经过消毒后再利用。
四、效益分析
1.成本分析
前期一共投入约302.6万元,包括固定设施设备220.6万元和当年经营投入82万元。
固定设施设备投入220.6万元。其中,鱼池8个、鼓式过滤器3套、增氧设备20套、自动喂食器20套、紫外线杀菌设备20套、生化桶及配套生化球等约98.9万元。基质栽培及深水培栽培设施配套费用约121.7万元。
每年经营投入82万元。其中,鲈鱼的鱼苗全年两次投入共约1万尾,按2元/尾计,共2万元。饲料投入约55万。生菜及番茄栽培种苗、水电、人工及植保产品投入约25万。
2.收益分析
鲈鱼的生长周期约半年,本项目一年收获两次,预计共10000kg,价格平均为70元/kg,共收入70万元。深水培区域:种植生菜,年产量预计20吨,价格平均10元/kg,共收入20万元。基质培区域:种植番茄年产预计收获30000kg,价格平均为20元/kg,预计共收入60万元。每年共收入约150万元,剔除每年投入82万元,利润约68万元。5年即可收回前期投资。
该项目虽前期投入较高,但鱼菜共生系统整体养殖密度较大,且从质量上,与池塘养殖成鱼相比,由于采用流水养殖,鱼体长时间处于游动状态,鲈鱼成鱼体形瘦长,肉质紧密,肉质口感嫩爽。从经济效益上看,养殖过程配备物联网实时监控,在保证产品安全上有明显优势,因此收益较高。此外,不需要大量的进水换水,对环境污染小,养殖尾水用于蔬菜瓜果生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零排放,符合如今发展生态养殖的大环境需求。